来美国之前我就知道,不能对这里的食物抱太大希望。想想知名的快餐文化,再怎么厉害也不过炸鸡可乐之流。等真到了美国,我倒觉得有一样东西颇有意思,那就是甜食。
美国甜食甜的力度非常大,不论是水果派还是布朗尼,都比中国版要甜出不知几个档次。我是糕点爱好者,到了超市也不敢轻易下手。不仅如此,甜几乎是无处不在,而其中的精髓则非巧克力莫属。除了糕点,它几乎存在于麦片、饼干、冰淇淋、布丁、果酱等各类只要可以添加就坚决不错过的食物之中。
没有忍住从超市买回的蓝莓派,整整甜了我一个星期。
在UCLA附近,有一家著名的Diddy Reise,盛产平价饼干和冰淇淋三明治。它的特点就是把各种黑白巧克力与软糖、葡萄干等混在在一起,其中最为浑厚的是Chocolate Chocolate,即加入大颗巧克力豆的巧克力饼干。这家店门口,每天排队的人络绎不绝,令人联想到国内知名桃酥和卤菜前的排队架势。
不知是由于喜欢甜食,还是由于喜欢巧克力从而喜欢的甜食,总之,美国人的生活不能没有这类食物。并且,这种喜好也不分男女、不分老少、不分肤色。不论是在Diddy Siese还是M&M豆工厂,各路人等无一不尽显对巧克力和甜食的喜爱,大包小包不亦乐乎。曾经见过5、6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面为了买冰淇淋而排大队,一面讨论着哪种味道是自己的最爱,等到每个人都买到心爱的点心后,他们就围在街旁谈笑风生,像一群老小孩。
M&M巧克力工厂的纪念品店铺里,摆放了五颜六色的无数巧克力豆。
既然都说到甜了,那就不能不提因为这个原因而导致美国胖子多的问题。有一次和一位当地朋友出去玩,他看到路上走过几个胖子,随口便说了句:too much hamburger。让我和小伙伴笑了很久。第一次听到用hamburger来形容双层肚皮的说法,实在很形象,也只有爱吃汉堡的美国人能想出这种比喻。
拉斯维加斯威尼斯人酒店的甜品橱窗。
其实美国人对健康理念有着不小的认识,但看他们吃薯片冰淇淋的样子,似乎完全不像会为体重担忧。在国内,总会听见很多女孩抱怨手臂变粗了不能穿裙子,但在美国,不论多胖的姑娘都把吊带裙露脐装穿得十分自在,大大方方地走在路上,倒也自信。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在一位美国朋友面前抱怨说来这儿后就长胖了,他还劝道:你们太瘦了,应该再长胖一点!如果在中国听到这句话,我们一定会更开心。
◎◎◎
文&摄影 丨 费夕
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联系邮箱:life_inspires@163.com
一个人的生活杂志
旅行 丨 日常 丨写作丨 摄影丨阅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