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货 | 辅食添加的若干问题(上)

来源:炮炮奇幻岛 2016-10-17 10:18:36


有位小宝宝的妈妈询问应该如何添加辅食,整理了一些我能想到的有关辅食的问题,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可能有些零散。而且大部分是我们家的个别经验,每家情况不同,娃儿们个性不同,妈妈们灵活调整。有需要的亲们请自取,希望能够帮到你。




6月龄左右,宝宝能够靠坐在椅子上,挺舌反射消失(喂食时会张开嘴,而不是用舌头顶出食物),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了。目前的喂养建议已经不拘泥于按照某些特定的顺序来尝试食物(七个月加肉泥八个月吃蛋黄神马的,统统忘记吧)。只需要注意每次只增加一个新品种的食材,观察两三天看宝宝是否过敏,最明显的症状是吃完嘴巴周围起红疹。保险起见可以选择上午尝试新食材,万一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我们还有足够的白日时间去医院,而不是晚饭后跑急诊。


辅食添加初期,之所以必须添加高铁米粉,是因为6个月之后婴儿体内的铁储备告急,而此时刚刚开始接触固体食物,种类不够丰富无法提供足量的铁剂。含铁量丰富的食物包括瘦肉、肝脏、蛋黄、虾、豆类、菠菜等,搭配富含VC的水果和蔬菜,以促进铁的吸收。


另外米粉的分段只是为了提示产品组成成分的多寡,一段为纯米粉,三段多谷物混合,不需要严格按月龄来添加。炮炮8个月左右的时候,当季常见蔬菜和肉类七七八八加了个差不多,确定他不需要单纯依赖米粉来补铁,便开始从泥糊状辅食向家常大米、五谷类稠粥的方向转变,混合以切细切碎的肉末菜末。




随着孩子月龄增加,家长们要做的只不过是把辅食的形状逐渐变粗糙。最麻烦的可能只是初期需要把做熟的食物打泥。然而小宝宝每顿饭吃的不多,少量的食物搅拌棒料理机打起来也不方便。可以一次多做点,倒进冰格冻成小方块,再分门别类装入保鲜袋冷冻保存。开饭前西兰花泥拿三块,鸡肉泥拿两块,微波炉叮一下搞定。




关于食物种类的搭配,我参考的是英国营养基金会(British Nutrition Foundation)的指导意见(1~3岁),淀粉类食物:蔬果:奶制品:蛋白质的比例为5:5:3:2。淀粉类包括谷类、面类、豆类和根茎类(如土豆、南瓜、红薯、莲藕),奶制品指牛奶、酸奶和奶酪,蛋白质类有肉、鸡蛋、鱼虾等。


崔大神说粮食要占一半,实在是觉得这个比例有点偏高了,毕竟蔬菜和肉类的营养密度要比淀粉高,小孩子生长发育迅速胃容量又不大,所以我偏向于更多提供营养密度高的食物的搭配比例。




某种程度上孩子对奶和辅食的偏爱可能有天生因素,有些宝宝比较恋奶辅食吃得少,有些宝宝就像进食机器吃起来好像没个饱。最初我也不清楚娃儿到底饱了没,只要勺子过去他是不会拒绝的。只能通过便便次数判断,上午拉多了下午就少喂点。




小家伙的胃1岁前真心像无底洞,再加上7个月断夜奶,所以辅食很快从一顿逐渐增加到三顿。妈妈们根据自家实际情况决定顿数添加的时机。


如果辅食吃很少,先考虑奶是不是喝太多,7~12个月建议量是600到800ml。慢慢从四瓶奶减少到三瓶,直至1岁后保证两瓶400ml上下的奶量。


第二注意时间安排,最好不要隔一两个小时零零星星的吃,孩子没有饥饱感。我家是每顿饭间隔三四小时,奶+辅食算一顿。醒了喝瓶奶垫底,我去加热饭菜他在旁边玩,半小时上下的功夫弄好,接着上餐椅进食,先饭菜后水果,全部吃完再下来。


最后是增加运动量,多趴多爬多走,小宝宝即使坐推车出去看风景也比闷在家里耗精力。


试了很多方法依然没有起色?那就接受孩子自己的选择吧,坚持提供丰富的种类,多换花样,不强迫进食,抗拒被喂就留出来一小碗给他手抓着吃,耐心等待他转性的一天。




不好意思这次的推送晚了些,晚到新的一周都开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