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独特的文化习俗造就了丰富的特色美食,陕北地方美食种类繁多,独具特色。豆腐宴、砂锅扁食、拼三鲜等地方风味入选中华名小吃,倍受游客青睐。真诚欢迎四海宾朋来到陕北品尝地道小吃……
羊肉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榆林炖羊肉味道鲜美,新鲜羊肉连骨剁成大块,大锅旺火炖熟,大盆盛上,美味诱人。尤其是横山县吃地椒叶长大的山羊,肉质鲜美。府谷、神木、靖边、横山也均有此美食。近年来,横山铁锅炖羊肉走出榆林,风靡北京、西安、银川等大城市,深受广大食客青睐。
有句民谣“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四十里铺的羊肉面。”可见,羊肉面在当地人眼睛里是多么重要的饮食。精选剔骨羊肉,切成小块,用草果、桂皮、花椒、生姜、红葱等佐料制成纯肉臊子,然后浇到厚薄均匀、筋道有嚼头的白皮面片上,喷香扑鼻,极为诱人。“绥德羊肉面”已成为知名美食。
羊杂碎由羊的头、肚、肝、肺等混合烩制而成,味道酸辣兼宜,无腥不腻,连同粉条炖在汤里,撒上葱花,香味扑鼻而来,入口生津,食之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尤其适合在气候偏冷的北方食用。在榆林,榆阳区、神木、靖边、横山、绥德等县羊杂碎最为特色,且是当地人早餐必吃之美味。
驰名中外的榆林豆腐因采用普惠泉流出的桃花水做出,白嫩细腻,香甜可口,再经独特工艺制作,口感好,白嫩细腻,营养丰富,品质精良,属纯天然绿色食品,是榆林地方第一名菜。明正德年间,武宗朱厚照巡视榆林,地方官将豆腐上供,武宗食后,称赞不绝,叹为京城御厨所不及,在榆每日必食之。
洋芋擦擦又名“洋芋拨拉”、“洋芋库勒”。先将土豆擦成扁平长条,然后裹上面粉上笼蒸熟,再以热油爆葱花等清炒,拌入佐料即可,令人百吃不厌。榆林各县均有此美味。
黄米馍馍是陕北地区特有的美食,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硬黄米和少许软黄米按一定比例搭配浸泡一晚,捞出后磨成面,发酵后包上用红枣和豆类挤压合成的豆枣泥为馅料,揉成馍馍状,上笼蒸熟,颜色金黄,吃起来味道香软酸甜,久食不厌。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捧红了绥德县黄国胜的黄馍馍,“黄老汉黄馍馍”一夜之间风靡全国,供不应求。
拼三鲜以猪肉、羊肉、鸡肉为主料,辅以片粉及其他蔬菜,精做而成,加调料制成水丸子、炸丸子、酥肉、烧肉等投入三鲜汤中,再配以鱿鱼、海参、木耳、黄花等十多种配料,味道鲜美无比。据说康熙皇帝私访榆林时,曾吃过此菜,赞不绝口。后来被带入宫中,做为招待外国使臣的压轴菜。
用黄米磨面、细箩,再用软米熬成滚米汤烫面,置热炕发酵,面发后,摊制成一个个中间有孔的小圆饼,入油锅炸至红褐色即可。油馍馍色泽金黄、细腻柔软,经久而不变色不变质,味道甘甜、可口。
扁食是榆林特有美食,以绵羊肉加黄萝卜为主料,辅以各种佐料包成饺子状,蒸煮皆可。谚曰“羊肉扁食油洝洝,挖出馅馅踢蛋蛋”。正月初一早饭必是扁食。旧时每逢喜庆节日,或接待贵客吃扁食,新婚次晨,新人必须吃“儿女扁食”,寓吃了儿女扁食将会儿女满堂。榆林各地都有,做法大致相同。
定边有名的风味小吃,上等佳肴。将羊羔连骨剁方块,锅内烧麻油、入花椒、地椒、葱丝、蒜片、盐、面酱、爆出香味,投入肉块炒10分钟,加温水炖半熟,再装盆上笼蒸透熟。上席时撒葱花、芫荽,味美鲜嫩,难以用言语描述,只有亲口品尝才能知道,是当地百姓招待贵宾之佳肴。
炉馍馍做工精细,工艺、用面、用油十分考究,选用上好的春小麦面粉,猪油要色白纯净。炉馍馍酥脆可口、馅味清香,是定边群众春节、中秋节必备的食品,也是走亲访友所带的上等礼品。合家福炉馍、付翔炉馍为当地知名产品,远销各地。
黄河鲤鱼尤以府谷县天桥峡所产最负盛名,明清时黄河鲤鱼被列为贡品,其特点是嘴大、鳞少,脊梁上有一道红线,肉肥味美,独具风味。
府谷名小吃。小米掏净,冷水泡配合清水磨成米浆,入锅熬煎,边熬边搅,将熟时加入蒿籽粉。把熬熟的米浆在高粱箔子上摊成薄饼,晾冷后再摊一层,如此反复摊晾即成。吃时切成细条,调上芝麻、芥末、辣椒油、香油、醋、等调味品,凉吃味道甚佳。
杂面是陕北地区一种特有的风味小吃,横山的手擀杂面最有特色,它的主要原料是白面和豌豆面,将白面、豌豆面粉加进沙蒿粉和成面团,手工擀成的长如丝、薄如纸的面条,配以羊肉臊子,味道清香,营养丰富。
响水冻豆腐选用营养价值极高的上等黑豆为原料,用卤水点制而成,经过冷冻后,色泽鲜亮,遍布针尖大小的沙眼,极富弹性。与羊肉汤合炖,味道鲜美,口感棉软。
猪肉撬板粉是佳县人餐桌上最受欢迎的一道家常菜,本地人称之为“专利”。用小炒猪肉和洋芋片、宽粉条同炒,另加木耳着色,红褐诱人,配菜协和,猪肉喷香,洋芋酥绵,粉条滑爽。
每年清明,各家各户都有捏燕的习惯,主要用于祀祭和食用,也作为观赏品馈赠亲友。捏燕用料简单,但工艺精细,用发起的白面捏成大小不等的各种动物。特别是朱家坬申沟村的方保国、方保卫兄弟二人捏得十二属相,栩栩如生,形象逼真,深受国内外民间文化爱好者的青睐。
佳县酥饺来源很早,具体时间无从考证,其外形美观,因其形似蒸角,口感香酥故名酥饺。酥饺主要原料是面粉、白砂糖、熟猪油和酥油等。其特点是甜美可口,清香酥脆,是颇受人们喜爱的甜食面点。
马蹄酥,因形似马蹄而得名,陕西佳县汉族特色小吃,原是佳县民间走亲访友时的名贵糕点,是用精粉、猪板油、蜂蜜和白糖等为原料制成,色泽褐黄,纹层清晰,脆酥绵甜,且耐存放。
由精制荞麦面制作成猫耳状,与陕北羊肉汤相配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回味悠长。在陕北,民间以“荞面圪坨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喻爱情之坚贞。
剁荞面是靖边人待客时必吃的一种美食佳肴。做剁荞面首先把荞面和好,擀至比面条略厚,然后用2尺长,带双柄的特制刀由前向后操刀剁面,准确匀称,面条翻动,若银丝飞舞。剁好后将面入锅煮熟,出锅后配上羊肉臊子,佐以葱花、香菜,吃起来鲜润滑爽,面香可口。
驴肉盖米饭是将“佳米驴”驴肉卤制后与粉条、土豆一起用红辣椒、红葱、生姜、大蒜等佐料爆炒,熟后盖在米饭上食用,味道酱香爽口,独具风味。
驴板肠是取自“佳米驴”的整副驴大肠做原料,反复用醋水搓洗干净,放入清水锅煮半熟。捞出再入卤汤锅,加酱油汤、辣椒、花椒、葱花、姜片炖煮至绵软。吃时切成小段,加原汤汁,口味麻辣咸嫩,香味袭人,可谓一绝。
土豆磨成沫放在水中,沥干水分,加生粉2克,韭菜末0.5克,加盐、味精、姜面、花椒面,用手把加工好的土豆沫挤成圆形,上笼蒸15分钟,配上调料便可食用。品尝后才能体味令人难忘的味道。
清涧煎饼是当地有名的小吃,其做工精细,营养丰富,色泽如雪,薄似蝉翼,入口绵软,暖胃耐饥,食后回味无穷。清涧街道两边的煎饼馆比比皆是,当之无愧成为了清涧最具代表的美食之一。
枣糕是将软米粉糕坯卷进煮熟的红枣,不经油炸即食的糕,充满红枣甜蜜和黄米清香,口感甜蜜,柔软劲道,特别耐饱。孩子过生日,让孩子在枣糕案板前跳三下,预示着孩子跳的高,长的快,早成人。
每逢婚丧嫁娶,都要操办宴席,当地人俗称“过事情”。而“八碗”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主人所办“事情”的好坏。在清涧当地,蒲三做“八碗”很有名气。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红条肉、清蒸羊肉、金钱肉、红烧排骨、红烧丸子、炖肉、小酥肉不仅只是美味的享受,更代表着婚丧嫁娶事主的殷实生活和热情好客。
用荞面仁加水渗透碾成糊状,过滤去渣盛碗入笼,旺火蒸熟,晾凉后脱出成坨。食时切成片,愈薄愈佳,加麻辣羊肝汤和调料汤,清爽利口,为夏季之美食,有解暑之功效。
神木老席是神木地方菜的杰出代表,老席根据食材选用的类型和数量的不同又分为“八大碗”、“十大碗”、“十二件”、“十六件”、“三十六件”。老席中最为常吃的是“十二件”。相传老席起于宋席,杨家城杨府家宴“八碗三盘”,兴于明,盛于清,后传入民间,经千百年来代代相传成就出经久不衰的美味。
摊黄儿以黄米为主。摊黄儿的做法比较细致,首先取面粉适量,调为糊状,经发酵后,用勺子舀取,均匀地倾入鏊子中烙蒸。摊制摊黄儿要严格控制火量。火力不够,费时;火力太猛,摊黄儿易焦糊。有经验的师傅摊制的摊黄儿,每一张都焦而不糊,色香俱佳,此亦无他,惟手熟耳。
神木粉皮多以绿豆粉制成,柔韧劲道,光滑细腻,不仅好吃且有降脂、抗氧化、抗菌、改善肠胃等功能,符合人们在美食选择上注重营养和健康饮食的标准,尤其对爱美的女性而言更是小吃首选。粉皮配上香醋、香油,撒上香料等佐料,夹一口到嘴里,酸辣恰当,绿豆清香,总能感受到神木在粗狂豪爽背后的温柔细腻。
因烹炒羊肉时,不用油只用水,故名“水炒羊肉”。用鲜嫩的前胛或后腿肉,辅以花椒粉、辣椒粉、生姜丝、大葱丝等佐料制成。水炒羊肉的特点,一是快,烹炒时间只需一两分钟;二是香,味道醇厚,越吃越香;三是鲜,不腥不膻,口感新鲜;四是嫩,酥软渲滑,易嚼易化。拌面、就饼皆宜,下酒、配饭最佳。凡品尝之人,无不吃而不忘,入口叫绝。绥德吉镇水炒羊肉最有名。
绥德特色小吃,为绥德人每天必吃的食品。以绿豆为原料,吃时切条,加上调料汤、醋、香油,色泽淡黄、清香适口,是待客的上品,风味甚佳。
绥德油旋手工烙制,其色泽金黄油亮,层层饼旋薄如羽翼,外脆酥里绵软,油香扑鼻。若乘热用刀沿边划口,填入凉拌猪头肉,口味更佳,又得名“狮子大张口”。
子洲雪花是糕点中的珍品,有“糕点之王”的称誉,据说在金代便开始制作,那时包的馅子是单一的糖,只在老乡家中自制自食。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制售雪花的店铺逐步增多。雪花形似月饼,呈黄白色,皮酥而馅香。其外表面洁白,薄且多层,人们食用时,掉下去的碎片酷似天空中飞扬的雪片,纷纷落下,故名雪花,圆圆的雪花,象征着团圆、幸福、和谐。
吴堡月饼,又称提糖月饼,吴堡人俗称糖饼,它的制作工艺说简单也不简单,关键在于技巧,要有一定的功夫。主要制作流程为制馅—和面—包馅—成形—鏊烤—炉烤。口感酥甜,老少皆宜。
鸡蛋爬漏粉是吴堡地道的特色小吃,选材讲究,工艺精密,程序严谨。选粉要先观其色,以干净、半透明的灰白色为上,出锅后才会晶莹剔透,婀娜如脂。鸡蛋要以乡下的土鸡蛋为上佳。做时要掌握好火候与速度,先将葱花爆出香味后放入线粉炒热,后加入放花椒粉、味精、适量盐,并将打好的蛋液浇在线粉上,用猛火炒均匀即成。上桌后集色、香、味、形、神于一身。
炸豆奶是榆阳传统名小吃,以浓豆浆为主料,配鸡蛋、白糖、淀粉、面粉、猪油,烧沸,冷凝,油炸而成,出锅口,色泽金黄,外脆里嫩,味道甘美。
温水和面,包一撮干面粉(加盐),手压成形,先烙后烤而成,内空外脆,最宜贮存或上路做干粮。和面时加油可制作油干炉,又酥又脆,顺口溜道:“吃着香,咬着脆,饱嗝上来干炉味”。
抿夹是一种陕北地方风味面食,是将小麦、豌豆和沙蒿一起磨成面粉,然后和成面团,在特制的抿夹床上使劲压搓面团,挤压出长约2—3厘米的小圆条直接掉进水锅里煮,待熟后,捞到碗里,放上臊子和佐料即可食用。抿夹光滑有豆香味,且粗细粮搭配,营养丰富,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吸收,是陕北面食中的佼佼者。
以油酥面团包枣泥馅,用木模压,中心点红,外沿鼓圆如轮,成形后摆入平底锅内,文火烤至焦黄。其皮酥肉嫩,枣香宜人。古人常用来祭祀祖先或敬供神灵,故又曰“果献”。子洲周家硷的果馅最有名气。
往期回顾:老梁说农村低保,保了谁?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