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微镜头

来源:宗翰妈 2016-10-14 9:15:02

一、家庭作业(三)

晚上,孩子直到我回家才开始写作业。我拎了一本书坐在旁边看。

他先做的练习,我得不时的给他念题。

念着念着,想着他还有书写和背诵的作业没完成,今天又不能按时睡觉了,而我整个晚上都要耗在这里。我的火气越来越大,心想:你妈要是今天不回来,那你就不写字了吗?

在最后要气炸肺的瞬间,我说:“我现在很生气没办法给你念题了,你自己先写拼音作业。”说完,我起身冲到我的卧室,关上门,一拳打在枕头上。然后盘腿打坐,闭眼调息,练了好几轮瑜伽腹式呼吸。过了十几分钟,理清了头绪,我打开门出去。

孩子看见我出来了,高兴地站起来说:“妈妈,4个拼音全写完了。”

“这么快呀,我看看,哟,写得还很干净工整呢。”

“妈妈,如果你不吵,我会做得更好。”

“我也不喜欢自己发火,大呼小叫的,真是没风度。”我说, “宗翰,这两天一回来就陪你写作业,我没有时间看书,一不学习我就又控制不住老发脾气吵你。”

“是啊,妈妈。”

“这两天作业完成得这么晚,你觉得是怎么回事呢?”

“我也不知道,我一直在努力写啊。”

“嗯,会不会是因为我在旁边打扰你了?”

“没有打扰。”

“我觉得我被打扰了,你总找我说话,一个多小时我一页都没看完。”我笑说。孩子听了不好意思地笑笑。

我说:“为什么要等着妈妈回来才开始写作业呢?”

“我不知道作业啊。”

“那怎么办呢?”

“你告诉我作业。”

“好,我可以打电话告诉你,你也可以打电话问我,或者能自己记作业就自己记。”

 “好的。”

“写得时间长了,你手很疼吧?看你老揉手指头。”

“是啊,我这个手指头很疼。”孩子伸出右手的食指给我看。

“写一会儿,中间看下书或者完成一下背的作业,你看怎么样?”

“这样不错。”

“那是写15分钟还是20分钟呢?”

“20分钟,妈妈。”

“好的,你自己看着闹钟,写够20分钟就换着干别的事。”

“可是妈妈,我不会看闹钟的时间。”

我拿过来闹钟:“这一个格子是5分钟,四个格子是20分钟。”

“哦,知道了。”

二、妈妈夸错了

这天孩子玩机器人快半个小时了,还没有把编程弄好。

请教了老师,却因为我英语太差,看不懂模块还是不能对孩子进行指导。孩子冥思苦想试着又改了几次程序,机器人由原来的单向能动,变成了完全不能动。

孩子说:“妈妈,我一定要把它研究出来。”

“宗翰真有耐性有毅力,坚持这么久还不放弃。”

孩子听了,说:“对的,妈妈,今天我不把它研究出来我就不叫‘蒋-宗-翰’。”

看着他那誓不罢休的样子,我差点儿从椅子上摔下去:简直要被自己弄疯了,这个点儿了夸什么孩子有毅力?自己的本意可是想提醒孩子得写作业了,这不是把孩子往相反的道儿上领吗?!

我赶紧切换了大脑运营模式,改口说:“宗翰,问题是现在该写作业了,你看都8点10分了。机器人今天就到这里了,带着问题去上课,老师再讲你听起来会更认真呢。”

孩子听了终于停下机器人去写作业。

夸奖还真不能乱来。

    三、书法

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曾找过书法老师,被老师以孩子太小,三年级才适合开始练字为由拒绝了。

但我还不作罢,极力撺掇孩子学书法。给孩子报美术的时候,我还想说服孩子改报书法:“你看,写一手好字,多好,多实用。”

孩子坚决不同意才作罢。

后来才发现,我让孩子学书法目的性功利性太强,自己觉得学了书法永不会浪费,却没有考虑孩子喜不喜欢。我越是努力想让孩子学什么,他反而越是排斥什么。

想通了,我也就放下了,再也不和孩子提书法了。

一年级有书法课,孩子上过几节后,这几天总和我讨论书法。

这天晚上孩子又说:“妈妈,我们书法老师的字太牛了。”

“哦。”

“我给你看看我的《一手好字行天下》里面的‘一’,那样写真的太漂亮了。”孩子拿过来书,摊开让我看:“老师就是这样教我们写的,你看妈妈,我写得还不错吧?”

“嗯嗯,还真是跟我们直接一横拉过去不一样呢。”

“是呀,妈妈,前面要这样一下。”孩子指着笔锋和我说。

“真是呀,这样字漂亮多了。”

“妈妈,你看着我的书天天练,你的字也会写好呢。”

我顺势写了两个字。

“妈妈,你写得太快了。老师教我们一定要慢慢写,写快了笔画一错,就写不出好字了。”

“是吗?我来试试。”我试着慢慢写。

“妈妈,你看,这样写出来好看多了吧?”

“还真是的。”

“妈妈,周六周日,我教你和奶奶写字吧?”

“真的吗?那我先谢谢宗翰老师了。”

孩子得意地笑了。

一切顺其自然,说不定真的柳暗花明。

四、买玩具

晚上回家,路过超市,看到门口货架上摆放的小型拼装,就顺道给孩子买了一个。

孩子拿到玩具的那一刻特别惊喜,连声问道:“妈妈,为什么要给我买玩具?今天是什么日子?过什么节吗?也不是我的生日呀。”

我摇摇头。

“那是怎么了呀?妈妈。”

“没怎么,因为爱。”我微笑答道。

“唉呀,没见过你这么好的妈妈,嘿嘿嘿……哈哈哈……我真是太开心了。”孩子手舞足蹈。

“也没见过你这么好的儿子。”我回道。

孩子异常兴奋地玩着拼装,看着看着,我的思绪又飘到了远方。

上次主动给孩子买礼物是什么时候呢?远的真的想不起来了,难道是孩子还不会走路不会喊着要玩具的时候吗?

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总是会精心为他挑各种玩具,恨不得把家里打造成玩具店,只为搏他开心一笑。

孩子慢慢长大了,会走了,会要了,可是却不会再主动给他买玩具了。买什么都要讲条件。

说什么孩子要有克制力,不能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买个玩具要找一大堆理由,逢年过节了,听话了,守多少天规矩了,多少天按时完成作业了。

有段时间孩子迷上了夜光棒,1块钱3根的那种,那也得找好理由才给买。有段时间孩子迷上了手一搓能飞几丈高的一个小玩具,3块钱1个,那也得答应听妈妈话才能买……

孩子上一年级后,我取消了因为学业完成得好买玩具的规定。美其名曰:不能因为有奖励才学习。

买玩具的机会就更少了。

孩子越来越懂事了,放学后再也不会跟着奶奶要这要那,不会像以前一定要闹着买个三块两块的小玩具再回家。

那天孩子想吃外面卖的炸麻页,奶奶说:“油不好,回头我给你炸。”孩子真的就跟着奶奶回家了。

到家奶奶不由分说就挽起袖子和面真的就炸了麻页。我说:“小孩子家,不能这么惯着。”

奶奶笑说:“没有理由不给炸。”暖暖的全是爱呀。

而我这几年是不是把无条件的爱给弄丢了呢?

国庆节奶奶在老家收拾屋子,弄出来一大盆孩子小时候的玩具。还找出一大套未拆包装的托马思火车拼装。奶奶笑说:“看看,搁了五六年,那时候还不会玩就买了这个。”

而这时候孩子要了很久的大套拼装,我却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买。

孩子说:“妈妈,你再打印那个表,弄个7条或者9条规矩,不要太多,不然压力太大做不到。做到1条得1分,100分了能不能给我买个玩具?”

“什么玩具?”

“能套在手上玩的玩具,很好玩。”

“我不打印。以后,你想要什么玩具告诉我,总有一天我会送给你的。”

孩子,有一种买玩具不需要谈条件也不需要讲理由,就是因为一个字——“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