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饮食禁忌有哪些

来源:天下道源 2018-2-12 9:14:49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实践着“道”,其中最有特色的就包括它的饮食文化。道教提倡素食和少食。 以下是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道教饮食禁忌,希望能帮到你。

三厌,在道教泛指三种腥味肉类食品;一般称大雁为天厌;犬为地厌;鲤、鳝、龟为水厌。在全真教的道观传统讲究不食五荤三厌,归依道教初级五戒者不食酒肉。

修道者忌食或少吃,因为它们在体内会产生酸性,使血液受到过多酸性毒液的污染,容易发生心脏病、中风、血压失调等。以上三类有暴戾横逆之气,修道者忌食或少吃,因为它们在体内会产生酸性,使血液受到过多酸性毒液的污染,容易发生心脏病、中风、血压失调等。

正一四不食

所谓四大荤指的就是“牛肉、鲶鱼、鸿雁、狗肉。”这就是天师府的四不吃。其原因据说是:

(一)牛。一辈子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终生劳作,普济众生,它太辛劳了,不能吃。

(二)鲶鱼。人们通常说;“鲶鱼精最可恶,连自己的亲生子都吃”,但道家说法与此恰恰相反,他们认为:鲶鱼一到产卵期,两眼昏花,什么也看不见,只待饿死升天,鲶鱼鱼崽最有孝心,宁可自己游入母嘴,给娘充饥,也不能让娘饿死,精神可贵可佳,吃不得。

(三)鸿雁。失偶孤雁,终生独居,处境凄凉,矢志不渝,不再婚配,精神可嘉,不该吃。

(四)狗。古往今来,人们常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终生随主,为主效劳,不可食也。

忌食五辛:生葱,韭,大蒜,小蒜,葫荽。

调养胃气 切忌饮食不当,太乙真人《七禁文》第六条说:饮食得当,可养胃气。彭鹤林说:脾为脏,胃为腑,脾胃的气是互为表里的。胃是水谷之海,主受水谷;脾居中央,能消磨水谷,运化为血气,以滋养全身,灌溉五脏。所以修身的人,不能不美其饮食,所说的美,并不是说要具备一切异品珍馐,而是要注意不食生冷、精硬的东西,不要强迫自己饮食。应在有些饥饿时才进食,但不可过饱;在有些渴意时饮水,但不能过多。

道教见面在礼节上有一定的禁忌,即要分清男女与阴阳之事,如果礼节不清者,则为有失礼数。切忌男女不分、阴阳错乱。

道教见面礼节以抱拳稽首为主,是依据道教的基本理论形成的。道教认为:左为阳、为主、主外;右为阴、为辅、主内。抱拳稽首以左手在前在外,右手在后在内,形成太极之式。左手中间三指、四节代表四阳卦、四正方。右手中间三指、四节代表四阴卦、四辅方。母指代表上方,小指代表下方,整个稽首式包含了太极、八卦、十方。稽首又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谦虚和谨慎的文明作风,并具有包涵、谅解的礼节性含义,使人觉得既威严得体,又不失风度;更体现了道教内涵要求所在。


...订购老子纪念券投稿微信28550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