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食与爱情

来源:不可爱的尤尼科叔叔 2018-2-14 9:16:20

在记忆的最开始,我并不嗜甜。
我喜欢咸,火腿肠胜过巧克力。
我讨厌棒棒糖要拆掉的包装纸,更讨厌那种会让嘴唇发痛的甜。
后来在幼儿园有个小女孩送了我一颗草莓味的夹心糖。
告诉我在甜得不行的时候用力咬开,会有酸酸的草莓果酱流出来。
可那草莓果酱也是甜的,所以从此以后我不相信女人的话了。


有一段时间沉迷于话梅。
不喜欢那种一颗一颗独立包装的。
喜欢用塑料袋一装一大把的散装话梅,便宜又好吃。
我喜欢拎着这么一袋子做到有太阳晒的地方,含着话梅在舌头上打转。
是酸的是甜的是咸的。
吃多了嘴巴还是会疼,不知道哪一种味道作祟。
喝很多水,然后发觉原来话梅残留在嘴巴里的味道比它本身的味道好多了。


我害怕奶油,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除了生日蛋糕我都拒绝沾奶油的东西。
我和我妈说我生日要不以后就别买蛋糕了,奶油太难吃。
我妈说不行,仪式感嘛大家都开心。
后来我知道那是因为我吃到是植物奶油,在我小时候我们那闭塞的小城里有动物奶油的蛋糕店貌似也并不多。
后来挨到十多岁,终于认识了一个日本的蛋糕师傅。
他说哎呀我们家的奶油是用鲜奶打出来的,熟客要提前一周才能定到。
于是我生日的时候,我告诉我妈这次试试动物奶油的吧。要是难吃以后生日就再也别买蛋糕了。
那蛋糕真的好吃,我一个人不小心干掉了三分之二。
然后撑得胃不舒服,生日会的后半段趴在马桶边上狂吐不止。
我妈说以后还是别吃蛋糕了,你跟这东西犯冲。
于是那之后很多年,我生日是吃炸鸡的。


我喜欢吃甜食,大概和第一段恋爱有关系。
那时候我沉迷于咖啡,不加糖不加奶每天两杯神清气爽。
后来那时候的恋人和我说,吃甜食心情会好起来。
我试着在每天的coffee time给自己买一盒饼干。
好像是情人节的时候,收到快递。
打开发现是巧克力。
kisses
刚拍了照片发过去,就收到回复说吃的时候注意点。
想都没想把一整罐巧克力倒在地板上,一颗一颗地看。
发现里面藏了一枚戒指,刻着我名字。
很长一段时间我把它当作吊坠挂在胸前,不舍得戴。
其实那罐巧克力后来我没吃完。
心情不好的时候,一股脑吃掉一大把之后满嘴是苦味。
吵架了之后,挑一颗有果仁的在嘴里嚼到腮帮子生疼。
分手的时候,那是我最后扔掉的关于这个人的东西。


初吻和一个陌生人,在一场婚礼上认识的。
我们原本只是坐在一起聊天,聊着聊着那人说嘿你恋爱过吗。
我说有过。
问到初吻,我说还没呢。
怎么形容呢,就好像吃泡芙的时候奶油充满口腔的瞬间。
不就是吃彼此的口水,我不喜欢。
几个星期之后再见面,我们在没有人的洗手间里接吻。
又是几个星期过去,学校边上开了一家甜品店。泡芙是招牌,不少人跑去买。
我去买了一袋子。
比起奶油,那泡芙里更多是空气。
我嚼了嚼,吐在马桶里。


芝士蛋糕是个好东西,这是我每次不知道点什么的时候都会选的一样。
因为绝大多数时候只要有奶香气融化在嘴里就还是值得开心一下。
那时候有个人对我很好,我们在一起。
忘了为什么我很刻意地隐藏起了这段感情,除了最亲近的两三好友之外再没和谁提起。
大概是我找不出这人太多的优点,除了对我好。
每星期打一次电话,聊起彼此的日常。通常是我说一个小时另一边安静地听,然后另一边说了十分钟我就急着干点什么要挂断。
异地恋见面不容易,每一次都要牵手牵很久。起初是我主动,后来总是被动。
有过更进一步接触的计划,也打算介绍彼此认识各自的朋友。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越走越远,可能只是我越走越远。
情人节前夜说分手,我还有惦记的人那么就请你也多保重。
隔几天和朋友吃甜点,我说那就芝士蛋糕好了。
被批评口味太幼稚太单纯,他们说歌剧院比较好。


我认识的人里有个曾经告诉我一家店的提拉米苏好吃,这家店里其他的甜点都会好吃。
我当时还挺信的,因为我喜欢的那家店最好吃的就是提拉米苏。
我有大概一年的时间,每星期都离不开。
店主喜欢用写了小标语的容器装着这点心,我每次吃到的都是“forget me”。我笑着说这多不吉利,以后生意不做了吗。
这些小容器后来都被我洗干净摆在阳台上,我妈觉得太占地方但是我说留着种个小花草也可以啊。
后来有一次到喜欢的人去吃这家店,我说提拉米苏好吃的店其他东西味道一定不会差。
结果其他的东西其实真的很难吃。
而我回家之后才发现小容器上写的字其实是“forget me n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