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蒸双臭
双臭也就是臭苋菜梗和臭豆腐,这两者是“绍兴三臭”之中的前两名,按理说一山容不下二虎,一菜容不得两臭,不过好在制作绍兴臭豆腐的原材料之一也是臭苋菜梗 的卤汁水,所以二者的口味很融洽,经过大厨的处理后菜式的臭味并不浓郁,入口反倒是清淡鲜香,实在难得。记得苋菜梗里的汁水是要吸吮着吃的,那叫一个鲜呐。
2、霉千张
霉千张,霉千张是绍兴市上虞松厦镇的著名特产,制作历史悠久,霉千张具有独特的风味,它以鲜洁、清香、素淡而闻名,是豆制品中的佳品。还曾被慈禧太后赐名“青方”,列为御膳小菜。 霉千张 被宫廷誉为“奇菜”的霉千张是绍兴市上虞松厦镇的著名特产,风味独特,可油炸,可清蒸。
3、臭豆腐
臭豆腐主要有两个产地,一为长沙,一为绍兴,两者的制作及味道差异很大。长沙的臭豆腐将豆腐在放有冬笋、香菇、曲酒、浏阳豆豉的卤水中浸透,待其表 面生出白毛颜色变灰臭气扑鼻后,再用油锅炸至颜色变黑表面膨胀后捞出,浇上蒜汁、辣椒、香油,即成芳香松脆、外焦里嫩的臭豆腐。
绍兴的臭豆腐的制作过程类似,但用料不同,乃是将豆腐浸入臭苋菜梗的卤汁中腌制而成,可蒸可炸,炸出来的臭豆腐金黄诱人。
各地还有用臭豆腐搭配其他食材制作美味的习俗,比如广东和南京的臭豆腐肥肠锅仔口感鲜香过瘾,也是有口皆碑的美食。
4、臭苋菜梗
与臭豆腐、臭冬瓜并称为“绍兴三臭”,是江浙一带尤其是绍兴一带最有名的特色菜,连腌制臭豆腐、臭冬瓜的臭卤用的就是它不加任何调剂、天然发酵而成的汁水。绍兴人吃臭早就有渊源,早在清代,文人范宣在《越谚》里就著了“苋菜梗”一条,称“苋见《易夫卦》,其梗如蔗段,腌之气臭味佳,最下饭”。天然发酵而成的臭苋菜梗相对味道没有那么浓郁,味道都在苋菜梗墨绿色的汁水中,吸吮起来微臭之余是股难得的清甜味道,片刻间就回归清淡了,没有异味。
5、徽州毛豆腐
毛豆腐也叫霉豆腐,徽州名菜,其诞生的故事多与明太祖朱元璋的经历有关,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豆腐切块后发酵长出寸许白毛,就是毛豆腐了,一般 吃法是油煎成两面略焦再红烧,也可以油炸、火焙或清蒸。而古徽州最有情趣的吃法,是向街头走街串巷的货郎买上一份毛豆腐,浇上香油,淋上辣椒糊,就着油锅 边吃边聊,既鲜美可口,又独具风味。
6、臭鳜鱼
臭鳜鱼是徽菜中的代表作,相传是古代一个嫁到外地的徽州姑娘回娘家,给娘家带了几斤鳜鱼,怕路程太远就用盐腌上了,谁知到了娘家后鱼已经散发阵阵恶臭了。节省的娘家老母不忍心扔,把臭了的鳜鱼加了些臭豆腐卤汁、辣椒等辅料,竟然烧出了一道臭味不浓、且鱼肉鲜嫩非常的美味。臭鳜鱼的臭味淡、口感鲜,很适合初次食臭的人士。
7、豆汁儿
豆汁儿这东西是考验你味觉承受力的一款饮品。你如果无法喜欢,那真是无论别人怎么说这东西好,这东西对身体好,你都无法下咽的。所以这个推荐只针对好这口的。“老磁器口豆汁店”的豆汁儿绿绿的,酸味足,焦圈脆脆的,咸菜免费。我喜欢焦圈蘸豆汁儿吃完,然后把咸菜都放到豆汁儿里一起吃下去,不过,我还是最喜欢焦圈。
8、臭面筋
臭面筋是武汉和南京两地的特色菜,闻上去奇臭无比,吃起来味道鲜美异常,是一道不明于世的民间菜。武汉臭面筋配辣椒炒或者烧腊鱼,咸、香、辣,很是下饭。南京人多用臭面筋来调味,佐粥或炒菜都是极好的。
9、螺蛳粉
其实准确地来说,螺蛳粉臭臭的味道,跟粉本身没有关系,而是其中放的酸笋在“作怪”。酸笋在南方较为常见,其中又以广西为甚。八桂之地的一些地方风味小吃,都少不了酸笋的陪衬,除柳州螺蛳粉外,南宁老友面、桂林米粉、侗族风味酸辣汤等都有它的身影。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相关精彩阅读,点击下面文章了解:
● 毛主席最敬佩的一位帝王,死后葬于烂泥滩下,两千年无一人敢来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