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这玩意儿(六)

来源:护国寺宾馆 2016-7-29 9:15:41

  今儿咱接着聊聊老北京小吃中,这名称倍儿葛的,不敢说绝对啊,但至少现在五十岁往下的人,不一定能知道,不信您就听我说说:

  先说这“炸回头”,听说过吗?

  炸回头也叫炸三角,一般都是清真教人制作,特别是在回族过“开斋节”时,那是必吃的小吃。

  为什么叫“回头”呢?这里有故事。相传在清光绪年间,有姓金的一家人在沈阳北门里开设烧饼铺谋生。因为经营不善,生意一直不好。一年正值中秋,时至中午尚不见食客上门,店主茫然,遂将铁匣内几枚铜钱取出,买了些牛肉回家剁成肉馅,将烧饼面擀成薄皮,一折一叠地包拢起来,准备自家过节食用。这时,从外面忽然进来一位差人,进店见锅中所烙食品造型新奇,一经品尝,品味甚佳。这位差人当即告诉店主,再烙一盒送往馆驿,众人食后齐声叫绝。此后,这种食品一时名声大振,烧饼铺生意也日趋兴隆,故而取名“回头”。也有题诗为证“光明何处苦难求,前路茫茫正可锸,座客群惊名目别,蓦然听得唤回头。”

  还有一说法是说,因为包的时候要四面回头,所以叫“回头”。

  您瞧,这一个“回头”还真有点意思吧,其实咱老北京的小吃都有点意思,这就是文化啊!

  故事听着有点曲折,可做起来并不费事,您听我说说啊:

  第一、先把鲜牛肉洗净剁成肉馅,然后用花椒水打馅,打好后将挤了水的菜馅、葱花、姜末、料酱、精盐及芝麻油放入拌匀均匀;

  第二、将面粉用90度左右的热水搅匀成烫面,然后倒在抹过油的案板上晾着;

  第三、再用同量的面粉加水和成面团,与晾凉的烫面掺在一起,把面擀成大薄片,然后改刀成正方形面皮,包成薄皮大馅,捏紧边口成三角形,对叠两角并粘住,元宝形的“回头”就算完成了大部;

  第四、锅内加油烧热,下入回头生坯,小火慢炸,直到回头炸成圆鼓肥胖,外皮金黄色,这就可以出锅吃了!

  做好的炸回头,那是外皮香酥脆爽,馅料鲜美味浓,咬一口香味入鼻!馅里香菜、胡萝卜合味鲜香,豆腐丝似肉非肉,尤其粉子软糯醇厚,透出一股强烈的肉味,这可是一道美味的四季小吃。

  还有做成荤馅的,把大肉皮切碎,加入花椒大料,葱姜等慢慢熬煮,直到把肉皮里的胶质尽量煮出,捞出肉皮,在汤内加进淀粉快速搅动成坨,装盆放凉再把粉坨切成一公分大小的小丁加进馅料,馅料调味只放食盐,香油和少许五香粉,其他一概不放。

  不过不论是哪种,现在真的少见了,也可以说是见不到了。不过我小时候还有幸吃过,就是现在聊到这,回头的那形状、那色泽、那味道、那口感、那一切都能在我的脑海里回味!那是真好吃!

  聊到这,本想再说一个,不过还真有点条件反射了,想必也勾起朋友们的馋虫了吧,那真对不住大伙儿啊!我是只会说菜,尝菜,不谦虚的讲,做还是真差点。如果看了本文,您哪位想照方做做,甭管好歹您都知应一声啊,我是必到捧场。

  有了这回头垫底,咱再接着聊啊,您说呢!

  还有,新朋友别忘了加...


转发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快乐!

...

官方账号,每天都有老北京主题资讯!

感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