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好吃不在褶上

来源:伯乐语文播乐语文 2018-2-14 9:18:14

包子好吃不在褶上

莲花伯


二十八,白面发。

今天是蒸年馍的日子。想起有关包子的几条谚语。




褶子


内外兼修


01



空白

(一)包子好吃不在褶上

意思大家都懂,包子好吃不好吃不看外表,关键看馅。人也一样,有没有本事不能只看外表,要看本质。

历史上很多其貌不扬的人很有才华,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据说孔子的长相就很不好看,《史记》上记载说他“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在曲阜民间有“七出”之说。所谓“七出”,是指孔子牙齿暴露在唇外,鼻孔朝天,耳朵奇大,眼睛突出,加起来就是七窍突出的意思;还有一些女子,比如无盐女、马皇后,都算不上是美女,但她们都留下了很多美好的故事。

当今也有一个最好的例子,那就是马云。

还有反面的例子,《甄嬛传》中的妙音娘子,虽然误被乾隆认为是雪夜梅花园遇到的才女,却因为没有内涵而被冷落。这就是褶子虽好而馅不香的缘故。

当然,时过境迁,这句话在今天也并不完全对,“颜值担当”,“靠脸吃饭”在今天已成为现实;很多商品的包装也超过了实际的内容。美食也讲究一个“色香味”俱全。看来,一个包子的褶子对食欲也起着相当的作用。

这样看来,作为包子最好能做到内外兼修,既有美味的馅儿又有好看的褶子。这样的人不是没有,关羽就号称美髯公,周恩来就是近代四大美男子之一。


空白

(二) 别把豆包不当干粮

这句话流传于东北那嘎达。这句话本身的意思也很好懂,就是不要小瞧人。

但这句话在我们当地却说不通。豆包本身就是干粮啊,我们家从来没有把豆包不当干粮。

我想,东北之所以有人拿豆包不当干粮,可能是东北盛产豆子,豆包特别廉价吧?

另外一种可能,有人拿豆包不当干粮,估计是豆包长得不好看。豆包说包子不像包子——没褶子,说馒头不是馒头——不耐饥。





关键是


品质


优良


03



空白

(三)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这句是歇后语,意思更好理解。

令人奇怪的的是“狗不理包子”。

怎么会有人起这么陋的一个名字?

更奇怪的是这么陋的名字却能火遍全国。

这足以说明名字只是个符号,关键还是在品质上。




此刻


你想到了


04

什么



三句谚语,说来说去,都回到了一个点上,那就是内在的品质!

内在的品质好了,无论外表长成什么样,名字有多么俗气,别人都一样认可。如果本质不优秀,你就是外表再靓丽,名字再高大上,估计也是一时的走红。



伯乐语文播了语文

...

更专业的语文知识

更睿智的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