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养生: 少吃酸味食物多吃韭菜虾仁

来源:利群诸城购物广场 2018-4-28 9:15:13

“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已过。

  惊蛰,古时亦称“启哲”。气温忽高忽低,是惊蛰期间的天气特点,极易引起感冒等疾病。因此,惊蛰节气,预防疾病和养生需并重。


 

防病:心脑血管疾病易高发,老人要格外当心



  某相关医院统计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流感、结膜炎、荨麻疹等惊蛰前后居民最易得、也最需要防治的流行性疾病。心脑血管病人为例,今年2月份就高达7212人,平均每天有300名心脑病人。3月3日,单日心脑血管疾病门诊更是高达383例。


  “早春时节冷暖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该院心内科专家吴瑰丽说,春季气温不稳定,气压变化大,气候也比较干燥,体内的血液粘稠度就会增高,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加上血管收缩时间相对延长,一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因为血管硬化,难以适应环境温度变化,容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的,甚到还会诱发脑溢血、中风、心梗等。因此,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的病人尤其需要注意。

  

穿衣以捂为主  

惊蛰时节尽管天气转暖,但气温变化较大,尤其晚上和中午的温差相当大,大家在穿着上要注意保暖。因此,此时节在穿着上还是要以“捂”为主。


  饮食清淡多吃梨

  

中医专家腾劲松说,春季饮食调养要注意投脏腑所好。春季阳气初生,应该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荠菜、花生、虾仁等。但此时正值仲春,肝气正旺,易伤脾,故惊蛰季节要少吃酸,多吃大枣、锅巴、山药等甜食以养脾,可做成红枣粥、山药粥、芝麻粥等。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



  早睡早起去“春困”

   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以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使自己的精神愉悦,同时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


  心平气和,慎动肝火

   惊蛰时节,人的肝气旺盛,往往易出现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血压升高等表现。


   因此,要注意避免过量饮酒、熬夜;随时保持心平气和,不要大悲大喜,戒躁戒怒,否则肝气升腾太快,易患眩晕、中风之病。同时可以每天饮用冲泡的玫瑰花水,以起到疏肝解郁、养颜美容的作用。


关注新利群利群微信 了解最新活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