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刘漫红,同事们都会说“她办案子真厉害”。刘漫红的外号是“小辣椒”,而肖秉文私下里喜欢喊她“刘妈妈”或者“嬢嬢”。他俩是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法院的员额法官和法官助理。
一个是有着30年基层办案经验的资深法官,用重庆的麻辣性格解决婚姻家庭纠纷;一个是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的85后法学硕士,用才华和深情呵护自己热爱的事业。在员额制改革后,他们成为了“师徒”。这样的组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小辣椒”是名不虚传
这位女法官,用“娇小玲珑”来形容她的身材绝不为过。她在法院有个外号,叫“小辣椒”。语速快、声音响、办事麻利是她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小辣椒”刘漫红在法庭上。本报记者 王俏 摄
9月底重庆下起了小雨,这天上午10点半,庭审已经结束。几乎看不到刘漫红的身影,唯独她的声音突出重围,冲得好远。几位上了年纪的人围着刘漫红你一句我一句地大声说着,看起来有些激动。
重庆方言说起来声音大、语速快,像记者这样听不懂的,真的以为他们在吵架。后来记者了解到,刘漫红刚刚审理的是一件房屋租赁纠纷,围着她提问咨询的其实只是旁听人员,他们的情况和这起案件的被告很像。
虽然庭审已经结束,刘漫红仍然留在法庭上,解答旁听人员的问题、安抚他们的情绪。
处理完后,记者随刘漫红回到了办公室。这间办公室像是90年代的装修风格,重庆是雾都,办公室的采光并不好。办公桌上的众多资料间立着一本台历,上面记满了工作安排。
“我那时只有17岁,还不知道法院是干什么的。”1986年,刘漫红通过了政法系统对社会的招干考试,被分配到了巴南区法院工作。刚进法院不久,她就被派到基层法庭工作了8年。
提起在法庭的工作经历,刘漫红说:“辛苦的时候太多了。那个时候很多证据都是靠法官自己搜集,靠法官用‘脚’办案。”那时交通不便,有些地方可以通过人工渡轮到达,很多地方只能靠走路。不懂的事情就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在老同志们的帮助下,刘漫红慢慢也能独当一面了。
后来刘漫红又到了执行局,她和男法官一样,走南闯北,没有什么不同。说到这些,她一脸骄傲。
“那时候虽然累,但是把事情办好了,还是觉得心里很甜。”刘漫红这次笑得也很甜。
直到现在,刘漫红也常带领办案团队下基层开展巡回审判,送法下乡。
巴南区是“小城市、大农村”,多山,交通不便。“我们去巡回开庭一次,为当事人把事情解决了,他们还是要方便一些,我们跑一跑怕什么。”刘漫红这样说。
这些年,刘漫红跑遍了巴南区的镇街社区,奔波在各种“琐事”之间。
“比如赡养纠纷,巡回开庭的效果就特别好。”8月23日,刘漫红就到惠民镇凤凰村,巡回审理一起赡养纠纷。那天有很多村民来旁听。庭审结束后法官们还讲解了一些法律知识和案例,辅导农村的百姓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他们旁听了庭审,也听了法官讲法律知识,以后自身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知道怎么解决了。”刘漫红说。
“神童”治好了拖延症
戴着一副眼镜,个子不是很高,但身材健壮。看上去就很聪明的肖秉文人称“神童”。
神童不一定,但学霸是肯定的。
因为上学时跳过级,1989年5月出生、21岁就从西南政法大学硕士毕业的肖秉文已经到巴南区法院工作了6年了,他曾经在三年内审理了1100多件案件。
巴南区法院在辖区派出所试点建立法务工作站,肖秉文(右一)定期到工作站做法律志愿者。李春光 摄
因为优秀,肖秉文曾经被选入巴南区区委挂职,当时很多人都以为他不会再回到法院工作了。然而,他还是回来了。
“为什么?”
“因为这是我的专业,还是觉得不舍得。”“在法院工作确实很累,但累并快乐着。虽然我年纪轻,但是这个工作让我经历了很多,得到了历练。”肖秉文这样回答。
肖秉文的外公曾经是位律师,外公从小和他很亲近,受外公影响,他也选择了学习法律专业。到现在,肖秉文还保存着外公寄给他的信,告诉他要坚持理想和信念。
肖秉文身上没有浮躁之气,很踏实。他告诉记者,愿意为司法事业做出贡献,扎根基层,不会后悔。
在第一批法官入额考核中,因为年龄不到规定的28岁,他没有入额资格。第二批入额的机会来临,他努力争取。
没能入额,肖秉文成为了刘漫红的法官助理。
“刘妈妈治好了我的拖延症。”肖秉文说,自从当了刘漫红的法官助理后,自己做事效率提高了很多。
让肖秉文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有个律师对他说,“这个案件也就是刘法官来调解,不然别人都hold不住。”“刘老师嗓门大,但工作中说话很有条理,属于那种合法合理地‘吼’。”说到这儿,肖秉文自己先哈哈地笑了。
对于肖秉文,刘漫红既像老师,又像父母,工作中很严厉,生活中很亲切,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从刘老师身上学到最多的?嗯……那就是家事审判的调解技能了吧。”
经过多年的积累,刘漫红把自己总结出的调解经验“传授”给了肖秉文:先要集中双方争议焦点与原因,找出双方在诉讼中的共同点,然后营造必要的调节氛围,把握调解时机,因人而异、因案而异。
当然,做起来比说的可难多了。
法官要真心实意把问题解决
“组建好一个家庭是不容易的,但是经营好一个家庭更不容易,要做到尊重、沟通、交流、包容,要多想对方的好,努力为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互敬互爱,才能相濡以沫。”
“婚姻没有感情基础就是名存实亡,年轻人目光要放长远,离开他,你可能还会找到真正的幸福。”
刘漫红(右一)接受当事人咨询。 本报记者 王俏 摄
针对不同的案情,刘漫红会采用不同的调解方式。这些话刘漫红说起来是真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礼”,很有说服力。在她给记者讲述她是如何劝解当事人时,有一瞬间,记者甚至以为自己就是那个当事人,被带入那个情境之中。
有次一对大龄网恋闪婚夫妇闹离婚,男方觉得女方婚后性格怪异,占有欲过强,两人经常吵架,实在受不了,便躲开她外出打工,起诉离婚。二人长期分居,确实感情较淡薄,也没有子女,但女方无法接受离婚,法院先后两次判二人不离,男方第三次提起诉讼。
“女方因为年纪大了好不容易结婚,说什么也不愿离婚,还直接在法庭上崩溃大闹,放话要是离婚就把男方杀了,自己也不想活了,最后是出动法警才得以平息。”
进退两难,刘漫红接了这棘手的案件。
“如果不把女方的工作做通,即使判离,以后矛盾也难以平息,可能还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刘漫红先是找了女方谈话,让她看清现状,男方三次起诉离婚,说明真得对她没有感情,也许真正的爱情还在前方等着她。又找到男方,劝说他毕竟夫妻一场,能否给予一些经济补偿,让女方尽量心理平衡。
就这样,经过反复沟通,双方终于心平气和地达成了离婚协议。
其实,刘漫红也“任性”过。有男子两度要求和妻子离婚,刘漫红却一再地判不离,还让男子履行照顾妻子的职责,“做人要讲良心,你妻子为什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你自己最清楚,不能拍拍屁股就走人吧,你必须把她以后的生活安排好。”
原来妻子发现男子有了外遇,在愤怒之时不慎跌倒,造成下肢瘫痪,生活难以自理,只能靠男子的父母照顾。如若离婚,妻子的起居生活都会成为难题。
男子起诉离婚后,刘漫红先后两次到他们家中进行审理,并且对男子进行了教育,让他担负起丈夫的责任,还和他们所在的社区联系,希望社区能进行帮扶。
刘漫红告诉记者,审理案件要依据法律,有时候也要考虑情理,考虑社会效果。
“法官要真心实意把问题解决。”刘漫红告诉肖秉文,婚姻家庭纠纷可能看起来都是小事情,但背后的结是很深的,案结不事了,就可能有别的隐患,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有些当事人就是一时气急,但是我们作为法官不能急,你要让他们冷静下来,想清楚,不然一段婚姻就可能真得破裂了,伤害的不止是夫妻双方,还有他们的父母和孩子。”
肖秉文说,跟着刘老师审理这些婚姻家庭纠纷,越来越明白不能一判了之,要有耐心和细心,解决真正的症结所在。“还有就是,感觉对我自己的婚姻都有帮助了。”肖秉文笑称。
干一辈子学一辈子
刘漫红说,法官是干一辈子,学一辈子的职业。需要不断学习新修改的法律,更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现在当事人的素质越来越高,案件也越来越复杂,这就给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不能停止学习。”
面对这种更高的要求,“小辣椒”刘漫红也有了紧迫感,特别是入额后,她感到“任务更重了”:“每天中午都不能休息,有时候睡到半夜醒来都在想案子。”
庭审结束后,刘漫红(中)被和该案有类似情况的旁听人员围住,给他们解答问题。本报记者 王俏 摄
这点肖秉文也有体会,有时看到刘漫红疲惫的样子,他说希望刘老师不要太累了,也要休息好。
刘漫红和肖秉文一中一青,一张一弛,法官员额制改革后,这样的组合成为常态。资深法官在这种组合中进行传帮带,年轻法官在学习中成长,总有一天也会拿起法槌。
刘漫红说,希望能把自己的更多经验,毫无保留地讲解给像肖秉文这样的年轻人,让他们尽快能独当一面,快快成长。
说到这儿,刘漫红也没谈及她获得的那些荣誉,记者问她为什么,她摇摇头,说:“这有什么呀,不就是一个法官该做的事情吗,没有什么值得说的。”
全国妇联曾这样评价:“婚姻家庭纠纷速调对接,全国起步在巴南,刘漫红等女法官作出了突出贡献。”
刘漫红还说:“每天就是这样办案,真是没有什么好说的。”
来源:人民法院报
编辑:赵炜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