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毒蘑菇的危害
毒蘑菇中毒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主要原因就是误采误食。根据近期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今年以来因食用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均有所增加。
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即便通过烹调、加工或者晒干等方式也不能破坏其毒性。毒蘑菇中毒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疗法。中毒表现主要有恶心、呕吐、流涎、流泪、精神错乱、急性贫血、黄疸、脏器损害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二、对消费者的提示
请勿采摘、购买、食用野生蘑菇。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以免发生意外。
在购买蘑菇等食品时,应到正规的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不在流动摊贩处随意购买,对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购买或食用。
三、对各食品经营者的提示
各食品经营者特别是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农村集体聚餐、农家乐等重点餐饮场所要加强自我管理,严把食品原料关,加大对食品原料的索证索票检查,并做好原料进货登记台账。严禁私自采摘、采购、加工、售卖野生蘑菇,避免野生蘑菇进入餐桌。对可食用的蘑菇要严格挑选,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混入其中。
同时,各食品经营单位要加大宣传和防控力度,在公共就餐区域通过宣传栏、宣传海报等方式广泛宣传毒蘑菇的危害,增强消费者自我防范意识。对发生疑似毒蘑菇中毒事件要及时上报辖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杜绝因食用野生蘑菇而引发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四、对各级监管部门的提示
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农村集体聚餐、农家乐等餐饮场所的食材采购监管。通过误食野生菌中毒实例教育等宣传方式,宣传菌种识别、预防中毒知识,减少和避免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
五、发生食物中毒时要妥善处理
消费者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万一来不及就医,可采用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物刺激喉部的简易方法先催吐,尽快排除体内尚未吸收的毒素后再及时送医。同时要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或拨打12331投诉热线进行投诉,保留好野生蘑菇样品或呕吐物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毒蘑菇中毒存在假愈期,即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经相应治疗后,症状逐步缓解甚至消失,但在一两天后病情可能会迅速恶化,致使肝肾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在中毒初期症状出现缓解时,不能麻痹大意,仍应在医院积极接受治疗观察。
关于毒蘑菇认识的4个误区
误区1:鲜艳的蘑菇有毒,无毒蘑菇颜色朴素。
误区2: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误区3:毒蘑菇虫蚁不食,有虫子取食痕迹的蘑菇无毒。
误区4:毒蘑菇与银器、大蒜、大米或灯芯草同煮可致后者变色;毒蘑菇经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后可去毒。